可能许多藏友会问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琥珀和蜜蜡的区别,琥珀和蜜蜡到底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呢?蜜蜡有没有透明的?关于这些问题,小编要说明的是:琥珀和蜜蜡,其实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在市面上的叫法不一致而已。
2016年,琥珀在各大珠宝网站争相亮相,琥珀雕件更是有超越蜜蜡的势头,一大批藏家都看好这种有千万年历史的有机宝石,其中,金棕珀、金珀等品类以灵动的色泽备受雕刻大师的宠爱,轻奢珠宝品牌珠宝乐园还针对琥珀雕件搞了一个线上特卖活动,一批造像严谨、极具性价比的金棕珀雕件在网上刮起了一股琥珀潮流。
精选缅甸琥珀吊坠,造像严谨,精工雕刻,极具性价比
传说有一天,任性的美男子阿波罗瞒着宙斯,驾着金马车偷偷外出游玩,宙斯知道后勃然大怒,决定赐死阿波罗。阿波罗后悔不已,魂魄久久徘徊不肯离去。他的母亲和妹妹悲痛不已,日夜哭泣,滴落在阿波罗遗体上的泪水化成黄色石头,没想到阿波罗灵魂得到安息,含笑走向冥界。从此,蜜蜡就被当成了安魂石,不但使死者灵魂能得到安定,生者佩戴蜜蜡也能避免灵魂受惊、受扰。
天然琥珀固然美丽,能工巧匠精雕的蜜蜡饰品却也让人爱不释手,琥珀阴雕,就是其中一种,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无法比拟的美。琥珀的流动色泽和透明质地,赋予了它如梦似幻的艺术美感,倘若把它比作画纸,阴雕一佛陀,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中国水墨画那空灵的意境。
对于处女座来说在纠结选琥珀还是选蜜蜡时,小编只想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蜜蜡是琥珀的一个品种,二者的功效殊途同归。下面小编将从以下两个角度,全方面地解读二者的价值,玩友们可以自行对比。
民间有一个说法是“千年王八,万年龟”,语出汉代刘向:“龟之言久,千岁而灵。”意思是乌龟活一千年就是神龟了,这话放在琥珀身上也很合理。在古代,琥珀被称作“虎魄”,对此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是指老虎死后,其精神和魂魄落地,化为宝石;第二种是指老虎流下的眼泪,化作宝石。
琥珀就是树脂和树油凝结体的化石,透明的就叫琥珀,不透明的琥珀就叫做蜜蜡,透明的里面含有昆虫的,那就是虫珀。我们常见的一些蜜蜡主要是产在波罗的海地区(乌克兰、波兰、丹麦)的黄色蜜蜡。缅甸所产大多为琥珀但也有少部分珍稀的蜜蜡。
市场上,各种品类的文玩都有很多好看的雕件,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比较热门的琥珀蜜蜡反而没有那么多好看的雕件?其实,并不是因为琥珀蜜蜡雕件不好看,而是因为琥珀蜜蜡的雕刻难度系数高,成本大。首先琥珀蜜蜡的硬度比较低,并不利于雕刻。还有就是琥珀蜜蜡的价格都是以克来计数,雕刻过程中,去除部分稍微大一点就会造成很多原材料的损失。所以,很多雕刻师不愿尝试琥珀蜜蜡雕件。
琥珀,玲珑精巧,自然精髓;蜜蜡,色彩瑰丽,变化万千,温和细腻,烫贴人心。近些年来,琥珀蜜蜡市场持续升温,成为珠宝世界的一匹黑马,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但是世间一直流传着关于琥珀和蜜蜡的一些谬论,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清这些谬论,将会被贻笑大方。那么这些谬论是什么呢?
蜜蜡经过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才形成,它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国人对于蜜蜡饰品呵护有加,各种保养知识更是熟记于心,压根儿不舍得自己心爱的蜜蜡受一点点伤害。可是,中东的那些土豪却不像我们这样小心翼翼的玩蜜蜡,他们玩蜜蜡简直就有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让人不敢直视。一起来看看中东土豪是怎么玩蜜蜡的吧。
天然琥珀自然灵动,给人一种宁静高贵的美,时尚靓丽的外表之下由于设计师巧夺天工的设计,使其更具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琥珀首饰也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珠宝圈的极力追逐与热捧。花珀作为琥珀中极富女人味儿的琥珀品种自然也赢得了众多琥珀爱好者的芳心。
喜欢琥珀的朋友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那篇叫做《琥珀》的文章吗?这篇文章大概讲述了一万年前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被松树上滴落的蜜蜡包裹后变成琥珀的故事。除了这个故事之外,关于琥珀还有着许多神秘的故事,带着你们的好奇心跟我一起去探秘吧。
前段时间赵薇进军蜜蜡行业,刷爆了朋友圈,赚足了观众眼球,让大家在股市低迷的“寒冬”着实温暖了一把,看到了蜜蜡行业的可观前景。此后,赵薇如约亮相深圳珠宝展,巨大的横幅和显示屏广告,让赵薇和蜜蜡成为整个珠宝展的焦点。知道女神为何如此沉迷蜜蜡吗?
蜜蜡作为一种古老而尊贵的有机宝石,以其高贵的品相和色泽倍受大家喜爱,其收藏价值也日益显著。蜜蜡除了收藏价值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价值呢?
蜜蜡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是一种有机宝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珍宝,中医认为,琥珀有着很好的安神效果,能够起到帮助睡眠的作用。能够化解人心中的冲突、矛盾、复杂情绪,使人变得开心、喜悦。
位于东欧西部、临近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美丽而幽静。在这面积不足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居住着善良、热爱生活的立陶宛人。在立陶宛,许多海报和宣传画册上都可以看到恐龙嘴里衔着一块晶莹剔透的黄色琥珀。这种黄色的琥珀就是大名鼎鼎的波罗的海琥珀。
最近几年,蜜蜡市场如火如荼,蜜蜡除温润的色泽外还具有疏经通络和强效抗辐射等功效,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蜜蜡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市场暴利的诱惑下,假蜜蜡随之盛行,造假技术不断得到突破,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