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眼菩提子包浆是怎么回事呢?
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文物的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过去古董界称为“包浆”。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渍,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
千眼菩提子
文玩的盘玩,是为了加速包浆的形成,手盘一段时间后的千眼菩提子颜色会变深,表面会形成油光而发亮,开始有种玉质的光泽甚至是瓷釉的光泽。这就是千眼菩提子的包浆。包浆后的千眼菩提子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一、那包浆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包浆,顾名思义:包裹着一层浆体。这个词的定义是很准确的,文玩千眼菩提子的包浆,确实是从表面这层浆体逐渐演变而来的。那么这层“浆”的来源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了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开始了。
千眼菩提子
1.手掌分泌物的成份
人手上的皮肤会分泌两种物质:汗液和皮脂。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对于文玩千眼菩提子的上色来说,汗液起主导作用。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它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多种脂类物质,主要有饱和的及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蜡类、固醇类、角鲨烯及液体石蜡等。皮脂排泄到皮肤表面,一部分附着在毛发上,起润泽毛发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后在手掌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乳状的皮脂膜,这种物质就是包“浆”的前身。
2.包浆与木质融合演变过程
乳状皮脂膜因为含有脂类和蜡类物质,其本身兼具“油”和“蜡”的属性,在接触刚打磨好的千眼菩提子时,会迅速渗透进木质纤维中,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几天。这段时间会感觉千眼菩提子吸收感强。总是手感涩涩的,行话叫“咬手”。过了这个阶段,乳状皮脂膜与木质纤维受到填充物影响会进一步收缩,所以在此阶段,千眼菩提子的尺寸其实会有微小的缩小变化。随着混合物的水分逐渐蒸发,乳状皮脂膜还原为皮质混合物,其中多种脂类物质进入木质深层,进一步与木纤维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蜡类混合物析出到千眼菩提子表层堆积下来,凝固为类似结晶体的透明浆层,这就是俗称的“包浆”了。
千眼菩提子打磨好以后,自然放置几天。让千眼菩提子自然干燥,同时表面均匀的和空气接触形成细密均匀的氧化保护层。开始手盘的时候手一定是要刚洗过并且已经干透的,汗手不要直接盘,同时需要注意孔口周围一定要盘到。
从千眼菩提子入手盘玩几周开始至几月之间,千眼菩提子的包浆会越来越深厚。
千眼菩提子
如果是买来非自己打磨的成品千眼菩提子,一般上面会上有蜡,所以回家可以用搓澡巾先搓几天,把蜡层磨去,再用手盘。
在初盘玩千眼菩提子的时候,每次将千眼菩提子拿在手中持续的盘玩30-1小时,在这期间坚持千眼菩提子不离手。待保证将千眼菩提子完全盘热了之后再将千眼菩提子放置在抽屉中或者阴凉干燥处。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珠宝乐园:fcwc009(微信号)还有专家能为您解答哟!